<thead id="qw4qg"></thead>
<nav id="qw4qg"><big id="qw4qg"><video id="qw4qg"></video></big></nav>
<label id="qw4qg"></label>
  1. <progress id="qw4qg"></progress>

      您现在的位置:汉阴县人民政府>政务要闻>理论调研

      理论调研

      师徒帮带“六个一”活动 | 紫云南郡社区调研报告

      作者:王进洪、沈伟 来源:汉阴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:2022年12月30日 23时16分

      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要求,我到涧池镇紫云南郡社区任驻村队员已有一年之久,在这一年驻村工作中,我认真对社区情况、组织建设情况、经济发展情况、社会事业情况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。期间通过与社区两委班子座谈、实地察看、听取群众意见、走访党员代表和社区居民代表等形式,基本掌握了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。现形成报告如下:

      一、基本情况

      汉阴县涧池镇紫云南郡社区共安置脱贫群众692户2688人,涉及全县10镇73个村。社区创新推行“一个支部引领、三大载体支撑、八个中心服务”的“138”搬迁后扶体系,“1”即建强一个支部引领,“3”即建好社区居委会、农业园区、社区工厂三大载体,促进快融入和产业就业,“8”即建设8个中心,从便民服务、老人照料、儿童托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服务。通过“138”模式,有效防止了移民搬迁群众的返贫风险。

      围绕“乐业才能安居”目标,大力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,紧邻社区规划建设了手工编织产业园,一期占地35亩,建设厂房6幢6500㎡,引进藤编、制衣和电子加工企业共4家,开发产品40余种,产品畅销陕西、四川、天津、湖北等内地市场的同时还远销欧美等国际市场,实现年产值1140万元,累计实现搬迁群众就业400余人次。

      围绕“稳得住、快融入”目标,及时为入住搬迁群众颁发了房屋不动产登记证,建立了便民服务、物业管理、儿童校外托管、老人日间照料等“八个中心”,使迁入群众同等享受办事服务、孩子入学、老人养老、医疗保险等公共服务。按照“共建、共治、共享”的要求,成立了小区业主委员会、道德评议会、文艺宣传队等组织,推行网格化管理,加强新民风建设,通过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和道德模范评选表彰,增强搬迁群众的归属感、认同感、获得感和幸福指数。

      围绕“逐步能致富、防止返贫”目标,按照“加入一个产业合作组织、发展一项长效特色产业、扶持一笔产业奖补资金”的思路,社区党支部牵头组织入住搬迁群众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,搬迁群众将每户5000元产业奖补资金和3000元产业配套资金入股合作社,在社区周边流转土地,发展设施蔬菜产业。合作社通过划棚到户,使所有入社搬迁群众享有蔬菜大棚的所有权和经营收益权,有种植技术和意愿的社员在合作社的组织下自主种植大棚,没有种植意愿但有务工意愿的社员在产业园务工增收,既没有种植意愿也没有劳动力的社员将大棚委托给合作社统一经营,获得分红收入。截至目前,合作社已流转土地700余亩,建成设施蔬菜大棚453个,累计发放务工工资102万元,预计年底户均可分红500元。

      二、当前存在问题

      1.调研中干部群众对帮扶主要有两方面要求,一是盼送致富技术,二是盼搞好社区基础设施。

      2.合作社缺少专业技术人员,种植品种单一,经济价值不高,销售渠道单一。

      3.受疫情影响,社区工厂产品滞销,复工进度缓慢,就近就业岗位减少。

      三、下一步工作计划

      实现农民增收、农业增收、农村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新形势下搞好驻村帮扶工作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,兴农富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,针对驻村帮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、新任务、新情况和新问题,要创新理念、创新载体、创新内容、创新方法、健全机制、多策并举、真抓实干、全面推动驻村帮扶工作。根据实际情况,我认为应立足当前,抓住重点,确定目标,中长结合,分步实施。对社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:加强精神文明建设,经过三至五年努力把村建设成为小康先进社区,今明两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,并为以后奠定基础。

      1.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,帮助社区结合自身优势制定一个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,明确目标措施,要使这个村规划家喻户晓,启发群众主动求发展的积极性。

      2.深化支部联建作用,以现有合作社为中心点带动周边村落加入合作社,丰富种植产品种类和产量,以种植带动养殖,增加种植附加值,同时增加就业岗位和创业渠道。加强合作社资产管理和维护,保障合作社良性循环。

      3.走出去,引进来相结合。以特色种植、养殖品种为核心,聘请有生产管理和销售能力职业经理,提升种植合作社产能品质和经济效益。

      4.持续深入开展招商工作,侧重符合环保要求,劳动密集型产业。同时结合乡贤活动,大力鼓动在外事业成功人士返乡带动社区居民创业。形成以先进带后进,最后整体进步的良好局面。

      5.持续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健康卫生教育宣传,以创建示范社区为导向,结合党建引领“321”基层治理,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和健康卫生建设。促进搬迁群众积极适应小区居住模式。

      6.加强社区干部管理培训,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。首先确实转变干部观念,增强干部服务意识,积极主动密切干群关系。

    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
      <thead id="qw4qg"></thead>
      <nav id="qw4qg"><big id="qw4qg"><video id="qw4qg"></video></big></nav>
      <label id="qw4qg"></label>
      1. <progress id="qw4qg"></progress>